大山雀,保护湿地森林生态安全和农林业丰产丰收的物种

  一、大山雀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山雀;
  学名:Parus major;
  别称:灰山雀、白脸山雀、远东山雀等;
  动物界-脊索动物们-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大山雀。
  
  监测地点:
  黑龙江哈尔滨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正县大咀泡段松花江西岸人工林柳树树干上)。
  监测时间:2025年11月4日。
  监测、鉴定人:庞明路(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长)。
  
  二、大山雀形态特征。
  大山雀,中小型鸟类,留鸟,体长13-15厘米。
  整个头黑色,头两侧各具一大型白斑。
  
  上体蓝灰色,背沾绿色。
  
  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
  三、大山雀生态习性与生态价值。
  1、我们监测的大山雀位于黑龙江哈尔滨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正县大咀泡段松花江西岸人工林柳树树干上),行动敏捷,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
  2、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昆虫及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蜗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我们也监测到一只大山雀吃松花江岸边被晒干的干鱼。
  大山雀生态习性与饮食结构,为保护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消灭农林业害虫发挥了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大山雀生境和物种安全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生命安全,就是保护人类生产生活风调雨顺。
  202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