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明路 方正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
灰翅浮鸥—松花江流域家在水上的夏候鸟
庞明路专业号 | 2025-7-2

1751421948668

一、灰翅浮鸥的家族谱系。

灰翅浮鸥,曾用名:须浮鸥,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是夏候鸟。

中文名:灰翅浮鸥。

拉丁学名:Chlidonias hybrida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鸥科-浮鸥属-灰翅浮鸥。

002-9026-灰翅浮鸥-剪切

监测拍摄地点: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流域得莫利村江边。

监测拍摄时间:2025年6月30日。

监测拍摄者: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庞明路。

国际濒危等级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中国保护级别

2023年,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003-9023-灰翅浮鸥,以前叫须浮鸥-剪切

二、灰翅浮鸥明显形态特征。

灰翅浮鸥夏羽,整个头顶部黑色,繁殖期胸腹部灰色。

非繁殖期,上体灰色,下体白色。

颏、喉和眼下缘的整个颊部白色。

嘴和脚淡紫红色,爪黑色。

尾呈叉状。

1751422059702

三、栖息环境、饮食习性保护了松花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栖息环境:

我们监测发现,灰翅浮鸥栖息于松花江两岸沼泽湿地里的湖泊、河流静水处,保护了水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搭巢习性:

灰翅浮鸥的巢穴为水面浮巢,搭巢于沼泽湿地水域的挺水植物芦苇丛、蒲草丛中繁殖后代,促进了水生植物动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饮食习性:

灰翅浮鸥以蜻蜓、水生昆虫的幼虫、甲虫、蝌蚪和树蛙以及小鱼为食,促进了水生动物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1751422120180

四、灰翅浮鸥对于保护松花江湿地生态安全与保护老百姓生产生活风调雨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灰翅浮鸥的栖息、饮食、搭建巢穴的习性,把湿地水域、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鸟类等生物密切联系起来,构建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网络,保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风调雨顺。

2025年7月2日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