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00只东方白鹳从方正县向西南迁徙而去
  
  2025年10月29日,上午8点45分、8点47分,我们监测到约20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分两个时间段、分两个大种群,沿着松花江流域向西南迁徙飞去。
  一、东方白鹳的家族谱系。
  中文名:东方白鹳;
  学名:Ciconiaboyciana;
  动物界-脊索动物们-鸟纲-鹳形目-鹳科-鹳属-东方白鹳;
  监测地点:
  黑龙江哈尔滨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正县大咀泡屯段松花江西岸);
  监测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上午8点45分、47分。
  二、东方白鹳的形态特征。
  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
  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
  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
  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
  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
  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
  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东方白鹳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飞羽羽色较淡,呈褐色,金属光泽亦较弱。
  体重4公斤左右、体长1.2米左右。
    三、东方白鹳的栖息环境、饮食结构与生态价值。
  1、栖息环境。
  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
  我们监测到的东方白鹳是沿着我们自然保护区松花江干流向西南方向迁徙大群东方白鹳。
  2、饮食结构。
  在东方白鹳的饮食种类比较跟随季节不同有所变化,实物结构复杂。主要吃鱼、蛙类、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等为食。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
  3、生态价值。
  东方白鹳栖息习惯、饮食结构等生态习性为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动植物生态平衡、消灭疫源疫病、消灭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生态功能。
  —方正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长庞明路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