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啄木鸟,终生坚守松花江畔湿地森林的生态卫士

一、白背啄木鸟的家族谱系。
白背啄木鸟是松花江湿地森林里的留鸟。
中文学名:白背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leucotos;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鴷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白背啄木鸟-白背啄木鸟指名亚种;
监测地点:
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西岸大咀泡屯林缘。
监测时间:2025年10月10日。

二、白背啄木鸟形态特征。
无论雌雄,下背白色,臀部红色。脚强健,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
白背啄木鸟雄鸟鼻羽黑色而杂以棕白色。额棕白色,头顶至枕朱红色;眼先、颊和耳覆羽棕白色。
眼上方前黑后白;颊纹黑色,向后延伸至颈侧。后颈至上背黑色,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黑色。
中央尾羽黑色,羽轴辉亮。外侧尾羽白色而具黑色横斑。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
肩黑色,具白色端斑;
颏、喉纯白色,上胸两侧黑色,前颈和胸灰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腹和两胁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下腹和尾下覆羽朱红色。
雌鸟头顶黑色,不为红色,其余似雄鸟。

三、白背啄木鸟独特的生态习性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了较大生态价值。
我们监测到的一对白背啄木鸟,位于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咀泡屯林缘内。

1、白背啄木鸟营巢习惯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
营巢的生态价值。白背啄木鸟喜欢栖息于老朽树木上凿洞营巢,在繁殖后代同时组织了树木的腐烂,保护森林生态健康。
2、白背啄木鸟饮食习惯为人类保护了生态环境。
白背啄木鸟喜欢沿树干从下往上攀缘觅食,一旦发现腐朽木内的害虫就啄个不停,直到吃光才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时也在地面的倒木,伐根或土堆上觅食蚂蚁和地面昆虫,白背啄木鸟饮食习惯保护了树木健康、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也就是为人类保护了生态环境。
3、总之,白背啄木鸟的生态习性和饮食习性为人类保护了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为人类消灭洪水、干旱、暴雨、冰雹、泥石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白背啄木鸟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命安全。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