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䴓,扎根边疆保护松花江湿地森林生态安全的卫士

一、普通鳾家族谱系。
普通鳾,湿地森林里的小型鸣禽,留鸟。
中文学名:普通鳾;
拉丁学名:Sitta europaea;
别名:茶腹鳾、欧亚鳾、森林鳾、林鳾、蓝大胆、穿树皮、松枝儿、贴树皮。
东北人俗称它为:蓝大胆、贴树皮。
分类系统: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鳾科-鳾属-普通鳾;
监测地点: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东岸大咀泡屯林缘。
监测时间:2025年10月10日。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二、普通鳾形体特征。
上体纯蓝灰色,体长11-13厘米;
贯眼纹黑色达于颈侧;眉纹白色或棕白色;
中央一对尾羽与上体同色,其余尾羽黑色,外侧两枚具白斑;翅黑;颏、喉近白色;
下体余部肉桂色;胁沾栗色;尾下覆羽栗红色,具白色端斑。

三、生态习性及生态价值。
我们监测到的是一对普通鳾,位于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咀泡屯林缘。
普通鳾冬季有时到林中住宅区附近取食,甚至到住宅内偷吃食物,因此在东北民间有“蓝大胆”的绰号。
主要以昆虫成虫、幼虫为食,冬季亦取食植物种子。为保护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丰收丰产、消灭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普通鳾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命安全。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