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保护湿地水土安全的先锋植物之一

一、牛筋草家族谱系:
中文名:牛筋草;
学名: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俗名:蟋蟀草、千千踏、野鸡爪;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禾本目-禾本科-穇属-牛筋草;
濒危等级:无危(LC);
采集地点: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西岸路有河湿地岸堤。
采集时间:2025年8月8日。
二、牛筋草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0-90厘米,基部倾斜;
根:鞘两侧扁而具脊,根系发达;
茎:茎秆丛生,高10-90厘米,基部倾斜;
叶:叶松散,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
花: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杆顶,稀单生;
果:囊果卵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波状皱纹。
花果期6-10月。
三、牛筋草的生态习性及生态价值。
我们监测的牛筋草常生于松花江两岸湿地道路两侧及荒芜之地,因根系极发达, 吸收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大,生命力极强,秆叶坚韧,保护水土能力强,对于保护湿地岸堤安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消灭自然灾害具有强大生态功能。
牛筋草全草可药用、全株可做饲料,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2025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