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松花江上一对红嘴鸥,一着冬羽,一着夏羽

拍摄:汤一方(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一、初秋的八月,汤一方老师拍摄到一对红嘴鸥,一个头白色,一个头黑色。
2025年8月2日,哈尔滨方正县境内的松花江流域已经进入了凉爽的初秋。
8月2日这天,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汤一方老师来到松花江流域的天鹅湖湿地,发现一个很难见到的奇观:

拍摄:汤一方(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汤老师拍摄监测到一对红嘴鸥,竟然一只身着冬羽(右上),一只身着夏羽(左下),对比效果非常美丽而强烈。
右上边是一只已经换成冬羽的红嘴鸥,明显特征是:
头白色,头顶、后头沾灰,眼前缘及耳区具灰黑色斑,嘴和脚鲜红色,嘴先端稍暗。翼前缘白色,翼尖的黑色并不长。
左下边是一只夏羽还没有退掉的红嘴鸥,明显特征是:
头至颈上部咖啡褐色,羽缘微沾黑,眼后缘有一弯月形白斑,嘴暗红色,先端黑色。

拍摄:汤一方(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二、红嘴鸥家族谱系:
中文名:红嘴鸥;
拉丁学名:Larus ridibundus;
别名:水鸽子、笑鸥、钓鱼郎、黑头鸥、普通黑头鸥;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鸥科-鸥属红嘴鸥;
保护级别 “三有”野生动物名录;
国际濒危等级 无危(LC)。
监测拍摄者:汤一方(黑龙江省最年长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监测地点:黑龙江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流域天鹅湖湿地。
监测拍摄时间:2025年8月2日。

拍摄:汤一方(湿地动植物保护志愿者)
三、红嘴鸥生活习性与生态价值。
我们监测到的红嘴鸥栖息生活在松花江干流、松花江两岸湿地的沼泽湿地、泡沼、湖泊里,主食是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红嘴鸥对于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平衡、消灭洪涝、干旱、暴雨、冰雹、飓风、泥石流、疫源疫病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作用。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