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有通过偷窥人类行为规划捕食计划的智慧

2025年5月27日,我们在松花江边开展湿地监测保护工作,发现一件有关灰椋鸟的非常有趣的事情。
一、灰椋鸟有通过偷窥人类行为规划捕食计划的智慧

1、湿地草丛中捕食、嬉戏的灰椋鸟看我们到来,立即飞到附近一棵核桃楸乔木树顶上,躲在一根树枝后面偷窥我们。

2、灰椋鸟通过偷窥我们的监测人员,等我们离开这片湿地,灰椋鸟又回到草丛中捕食虫子吃。

3、每年5-7月,正是灰椋鸟繁殖期,每窝产卵6-7枚,每天除了自己吃饱,还要捕食大量虫子喂食幼鸟。
所以,每天,灰椋鸟在湿地草丛中吃饱后,又用嘴叼着几只虫子带回巢穴喂养幼鸟。
二、灰椋鸟主要识别特征及分类。
灰椋鸟体羽大部分灰褐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杂有黑色;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额和头侧白色,带有黑纹;喉和上胸灰黑色。虹膜褐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
中文名:灰椋鸟;别名:高粱头。
拉丁学名 Spodiopsar cineraceus 。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灰椋鸟;

三、灰椋鸟栖息环境与食性促进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1、栖息环境。
灰椋鸟在黑龙江为夏候鸟,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
在黑龙江,灰椋鸟常栖息于湿地周边的疏林、农田、草甸、湿地草丛里,或觅食、或嬉戏,保护了湿地活力与生态平衡。

2、食性与生态价值。
灰椋鸟主食天牛、金龟子、甲虫、蝗虫、蝼蛄、蚊子、蝇、毛虫、蚂蚁、蜂等,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为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减少动物疫源疫病和维护湿地、草原、森林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生态价值。
四、灰椋鸟具有较高生态保护价值。
灰椋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灰椋鸟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生态,需要大力保护灰椋鸟及其栖息地。
—黑龙江方正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长庞明路
2025年5月28日